有一种责任叫坚守,
有一份信念叫担当,
有一份选择叫无悔。
7月以来,河南部分地区遭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危难时刻各级增援力量挺身而出,冲在一线,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抗洪救灾壮歌!今天,我们就和你分享一位船员志愿者在抗洪一线奋战洪魔的动人事迹。
李鸿伟是中远海运船员大连分公司一名普通船员。在船工作快一年的他,于2021年7月份回到了河南郑州的家里,开启一段期盼已久的休假生活。自7月中旬开始,河南郑州地区就连降暴雨,到了下旬,雨势非但没停,反而越来越大,很快遭遇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雨情、汛情、灾情……郑州告急!新乡告急!鹤壁告急!——中原告急!电视上滚动的灾情播报,就象一道道命令,让李鸿伟心急如焚。作为一名船员,在船上时,他是“守护航船”的忠诚卫士,现在虽然休假在家,但他还是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现在是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绝不能袖手旁观。他立即与蓝天救援队联系,要求归队参与抢险。蓝天救援队的队长考虑到他刚下船需要休息调整,就没有答应。李鸿伟一看队长不答应,就悄悄根据救援队微信群里的救援动态,连夜赶到了救援队指挥部。到了指挥部,他简单报告了自身情况后,加入了新郑市蓝天救援队防汛抢险行动组。
7月21日凌晨,救援队赶到郑州市区,立即执行人员转移任务。李鸿伟一组四人在齐腰深的水流中推着橡皮艇,在小区的各个楼栋口奔波呼喊,转移被困在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从零晨到中午,连续转移群众450余人。中午,李鸿伟只吃了一个面包,喝了几口矿泉水,还没来得及休息调整,又接到转运生活物资的任务,他赶紧划着橡皮艇前往物资转运点,和队友们一道将近3吨生活物资转运至安置点。转运完物资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李鸿伟将橡皮艇拴在一根电线杆上,和衣躺在橡皮艇里睡了一宿。24日,李鸿伟随救援分队来到鹤壁淇县救援。中午到达淇县时,天气炎热,灾区的房屋都淹没在水中,随处可见家畜尸体漂浮在水面上,农作物已全部被洪水冲走,水势凶猛,救援难度大。考虑到水流湍急,水下地势不明,救援船受水位影响,为确保被救人员的安全,李鸿伟带头跳下救生艇,和救援队员下船排成“人墙”,齐心合力,把载有受灾群众的船只推到岸边高处,最大限度的保证被救群众的生命安全。一天下来,混身都被水泡浮肿了,有时碰到动物腐烂的尸体,难闻的气味让队员们恶心难受,但是大家没有一个抱怨,大家只有一个信念,赶紧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卫辉市救援过程中,李鸿伟的救援小组接到转移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和病患的任务,由于医院病患转移的特殊性,一些危重病人身上还戴着各种医疗仪器,给转移工作带来了难度,期间一名贵州黔西南州的队友因在救援过程中不幸触电牺牲,身边战友的离去,让李鸿伟万分悲痛,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的病人需要及时转移出来,李鸿伟和队员们只能擦干眼泪,冒着危险,继续投入战斗。历时两天,终于将1400余名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全转移到安置点。
李鸿伟,在救援一线,他是战士;在生活中,他是普通人。
船员兄弟们一提起李鸿伟,都说他是一副热心肠,在老家,村里人也都用那一句熟悉的河南话称他这个人,“中!”。多年来,他利用休假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救援技能培训,先后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证)。参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及人口密集处安全宣讲60余次,累计参加各类抢险救灾任务时长长达789.6小时。在这次河南洪灾救援过程中他和队友们充分利用队伍中的水泵、声呐、水下机器人、救援船、潜水装备、绳索装备、无人机、搜救犬等救援装备,完成水上救援40余次,救出群众200余人次,10余个小区转移群众3000余人次。
灾情无情,人有情。李鸿伟在面对灾情时的挺身而出,彰显了一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英勇无畏精神,更是对新时代航海人“同舟共济”航海精神的最生动诠释。